职教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职教资讯>>内容
中国职业教育如何从大到强
[2017/11/30 11:44:00]

中国职业教育如何从大到强

 

当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从大到强?1116日,在《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教育与职业学术年会上,政府官员、学者予以关注。——编者

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职教体系

“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116日,在《教育与职业》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会暨首届教育与职业学术年会上,教育部职成司司长王继平如是说。

王继平介绍,目前,全国1.23万所职业院校开设约10万个专业点,年招生总规模930万人,在校生2682万人,每年培训上亿人次。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多年来,职业教育保持了90%以上的高就业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王继平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快,围绕着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沿线国家对铁路、管道、公路、港口、通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职业教育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欢迎,真正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王继平表示。

职业教育接下来怎么走?“下一步就是要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关键是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做好职业启蒙,在要素构成和布局结构上实现合理配置;另一个是促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良好的沟通、衔接。”王继平表示。

职业教育强而不壮  

“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很大,但还不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科院高职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在会上表示。

在马树超看来,中职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办学能力较弱。多年来,教育部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位置,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现实中,由于中职办学能力不强,一些院校开始举办高中复读班,办升学教育。”马树超曾经过做过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校达不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标准。“这个比例在50%以上。”马树超说,有的学校专业集中,一所1万多人的学校,2000多人集中在一个专业。

而对于高职来说,重点在于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到2018年教育部将支持地方建200所优质高职院校。如何建设真正优质的高职院校,马树超认为,一是要从国家对教育质量定位的时代特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局观,从国家要求以及外界评价等方面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意义。二是高职教育要形成新型质量观,推进优质院校建设要重视产出的质量观,即重视高职院校的服务贡献率、国际影响力指标、适应社会需求等能力建设。三是既要重视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的高水平专业,也要重视做好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保障机制。

发展职业教育,正当其时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使命。

马树超引用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高职院校每年300多万名毕业生中85%以上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来自农村家庭,这对缩小城市和农村教育发展的鸿沟意义非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的调研也显示,县城中职学校大约有70%~80%的学生来自农村,他认为,职业教育发挥着“拔穷根、挪穷窝”、实现持续脱贫的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把“人口红利”变为“人才红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根本出路。

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可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当其时。

在马树超看来,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将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深入,最直接的表现是专业教学难以适应产业升级和职业岗位快速变化的需求。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是把产业最先进的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真正解决了职业教育教什么的问题。”马树超认为,目前职业院校缺乏与产业对接的条件,更多寄希望于财政投入来改善办学条件。“实际上,财政投入永远跟不上产业技术设施设备变化的要求。”更重要的在于,“要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度,鼓励企业面向社会发布职业教育报告,学校要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专业特色,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优势。”马树超说。

“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智能互联时代,职业教育要适应这个变化,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其他改革。坚持共舞与开放,共舞就是推进职业教育与其它各行业、与各部门的共舞,不唱独角戏,共同协作共谋发展;开放是对外对内都要开放,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思考如何办好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王继平说。(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COPYRIGHT (C) 2010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