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初步认识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7-06-13   浏览量:1016



对基于“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初步认识




现代社会,制造业是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主体。不断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一直是工业社会的立国之本、兴国之道和强国之基。近年来,为抢占制造业制高点,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日本智能制造、英国制造业2050等等。

为提升我国的制造业水平,两年前,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两个月后,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家预见到已经引发和将要更大程度地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从而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而出台的宏大国家战略计划。依据这个远景规划,不管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不管是夯实传统工业基础、增强工业实力还是加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国家层面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领域发展,让中国10年内迈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据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从而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SHAPE  \* MERGEFORMAT

适应这一变革的途径,是教育必须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一场深度、颠覆性的改革。

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必将引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面对“中国制造2025”所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如何处理并应对教育在产业发展、产业升级中形成的新一轮矛盾,把握好教育大方向,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

一方面,一线劳动力需求会缩减,方向会调整。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提升了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升级速度,推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和智能装备的快速发展,悄悄改变了企业的岗位设置,一些传统岗位正在逐渐消失,一些智能化岗位迅速出现。岗位结构的变化,必然对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强调的是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所以有人把“中国制造”称为“中国智造”。一字之差,彰显了时代的变化,也彰显了变化的根本是什么。智能机器必然会代替普通劳动力,减少简单、重复劳动,但掌握可以操控智能机器的人才肯定会是新的和大量的需求。其实,最近几年,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提升制造业战略地位的计划并付诸实施。而且,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也都毫无例外地指向了教育改革。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对通用技能的要求增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自动化生产方式的的普及、提高,现代工作变化的频度也在日益加快。传统制造业中的机械、电气等工种或岗位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整合提升;一些相关行业的不同工种、岗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些,也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这就要求社会、企业在劳动力分工方面做出改革。对于教育系统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各个层面上的不同水平的劳动力,有着转岗的能力、发展的自觉、适应变革的灵性。

所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是提升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


从中观层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必将因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形成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学校专业发展新格局,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不二追求。

首先,学校要有前瞻意识,敢于、善于预测未来,紧紧捕捉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一切动向,积极围绕“中国制造2025”开发与智能制造、大数据领域密切相关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培养大批具有前沿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是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使学校真正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培养库”和智能技术“孵化器”。

其次,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据自身办学目标、办学定位,为行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或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既能适应近期技术岗位需求的劳动者,也能为新增劳动者后期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注意深入开展对研究型人才、技术创新型人才、专门技术型人才和具有多学科视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探索,尤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转化率,提高学校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的广泛联系。

也就是说,中观层面的学校教育改革,要立足于智慧教育,重视信息技术、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为教育改革提供数据化、可视化的决策信息;要立足于创客教育,树立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技术的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将教育融入生活之中。

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必将要求学校内部围绕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简单说,首当其冲的是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产生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唯有此,教育改革才会从愿景走向现实。

第一,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应该有较大面积的提升。2011年,福布斯发布了《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千万学生,可汗学院如何重塑了教育》。那时,可汗学院每个月会向600万多名学生提供教育,这一数字比美国哈佛大学从1636年创立至今培养的学生总数的10倍还要多。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频道”共吸引了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所以,随着微信、自媒体等社交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学习新知识。教育应该也必须主动运用“大数据”带来的智慧科技变革,缩小教育差别,促进教育公平。

第二,人才培养方式应该有鲜明的个性化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建设“个性化学习资源平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应该更为便利和务实。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教材也应该按照云平台、大数据、网络技术的要求进行重构和改造,形成无处不在的“未来学校”、“智慧中心”,提升“教”与“学”的效果,使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以及学习过程、学校方式都能有适应社会变革的重塑和再造。

第三,教学评价方式也应给予大数据而走向科学和精准。通过智能化技术和数据资源的运用,把传统教学过程的人工监测、评价,变为依据网络技术的智能评判,可以有效增加教学过程监督与评价的实时性、前瞻性、预警性、精确性。这两年,教育部在全国开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虽然还不能完全说是对教学评价的数字化创新,但起码这项工作绝对离不开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这个创新的前提,是把事后评判改为事前规划、过程监管,特别是有自动纠错机制,减少甚至避免了教学环节的差错,对出现的差错随时提醒纠正,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学标准的严谨性、教学缓解的严肃性、教学过程的负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