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职教资讯>>内容
校企合作:一波三折背后的意味
[2010/4/5 15:32:37]

俗话说:“好事多磨”。从一开始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招聘职校毕业生而拒绝职业院校主动抛来的橄榄枝,到发现职校毕业生“好用”而与多所职业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再到后来尝试改革满足企业需求技术人才新途径而自主创办职业学校,三一集团在寻求其急需的技术工人的过程中,可谓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才得以修成校企合作、自主办学的“正果”。

    如今,在三一集团,职业院校毕业生占到了集团工人总数的48.9%,而在集团现任的423名班组长中,又有215名来自于职业院校,占了班组长总数的50.8%。三一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章建纯感慨地告诉记者:“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为集团储备了大批优秀人才。职校毕业生已经成为集团生产一线的中流砥柱,他们在生产现场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集团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

    作为较早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之一,三一集团常年与十多所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并着实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然而,三一集团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开端,却是一波三折。

订单班大获成功

校企合作不再“一厢情愿”

早在1999年之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就主动联系过三一集团,希望与他们开展校企合作,但是当时集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职校毕业生在理论知识方面不如本科毕业生,而在技能方面又不如社会招聘的技术工人,就冷淡地拒绝了。“当时,集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售后服务工程师,我们就招聘了一大批国内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和社会上有生产经验的技术工人,但是问题却没有因此得到很好的解决。”三一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章建纯分析认为,由于本科毕业生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更适合集团的研发和管理岗位,而社会招聘的技术工人由于大多是从农民工转化而来,学历和技能稳定性都不高,加上受到原有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对三一集团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也不高,因此造成了其流失率同样也很高。

“这时候我们开始考虑,或许既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操作训练的职业院校学生会更适合我们企业的需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三一集团开始派出一批人力资源专干出门寻找可以合作的职业院校,章建纯介绍说,“当时我们也很盲目,不知道什么样的院校适合我们,就开着车在长沙市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寻找。巧合的是,我们首先找到的就是曾经给我们抛过橄榄枝的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一集团的人力资源专干们欣喜地发现,学校不仅在文化氛围上与集团的企业文化相似,如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定时升国旗、要有服从意识等,而且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与集团比较吻合——开设的大多是液压、发动机等工程机械类课程,且侧重应用型知识的运用。于是,三一集团当年就开始与该校开展尝试性的合作,从学校三年级学生中选择了35个人重新组成“三一订单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这个订单班的学生毕业后,有27人留在了我们集团,并且在工作岗位上做得很出色,这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继续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的想法。”据章建纯介绍,在随后的两年里,三一集团又以同样的方式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合作,而且每年合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均比较适合集团需要。于是,从2002年起,三一集团开始正式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当年就在该校开设了3个“三一订单班”,从学校的招生阶段就开始介入,派出专人对学生进行面试和素质测评,并与学校一起制订教学大纲,在校本课程中加入了“三一企业文化”、“砼泵及泵车运用与维护”等与企业相关的课程。同时,集团还定期派出生产一线骨干到校或者在企业给学生上专业课,并在学生实习实训时,安排带教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在工作中的学习。

“在招生、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课本教材编写、师资力量配备、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与学校进行的全方位、针对性合作,让订单班的学生不仅掌握了集团所需的扎实技能,还让他们一开始就融入集团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得这3个订单班大获成功,这让我们着实尝到了校企合作的甜头。”章建纯说,此后三一集团开始扩大合作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范围,到目前为止,基本每年进行深度合作的职业学校都有十几所,并引入了退出机制,及时更替掉一些不适应集团发展需求的职业院校。

校企的良性互动让集团解了用人的燃眉之急,学校也破了学生的就业之困,校企合作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合作中显现的学生适岗能力不强、教师缺少实践技能、生产与教学不协调等问题,却不容忽视。

合作对接不紧密

校企合作期待“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带来了双赢的效果,集团解了用人的燃眉之急,学校也破了学生的就业之困,而且校企双方的品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三一集团下属的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贺鑫告诉记者,尽管校企合作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在合作过程中,集团还是发现了一些合作对接不紧密的“缝隙”。

“首先是学生方面,在企业认同度和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贺鑫分析认为,尽管校企双方都提前对学生进行了企业文化、技能等相关教育,但毕竟学生长期生活的校园氛围跟企业氛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仍有少数学生到企业后不适应企业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管理体制等,“比如我们集团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岗位,上岗初期一般都比较艰苦,要长时间驻扎在工程一线,工作强度比较大,部分西北或高原地区的工作生活条件则更加艰苦,而且起点收入不高,这就会让部分学生产生落差感。”

贺鑫说,虽然售后服务工程师的岗位起点艰苦,但是发展的前景却很广阔,目前集团的许多管理人员就是由这个岗位晋升而来的。做到了管理人员,其工作生活条件和薪资福利待遇都会有非常好的改善,但是一些毕业生在初期却往往考虑不到这一点。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就期望职业院校能加强对其学生“岗位成才”的正确引导,着重培养好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学生还有一个‘短板’就是毕业时技能尚不够成熟,到企业后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加强,这就牵扯到了师资问题。”贺鑫解释说,目前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中,从事理论教学的还是占多数,真正有一线实践技能的比较少,这就相对影响了学生对技能的把握,“像教授装配技能时,学校的教师一般只教学生在学校少量的机器上学会正规的操作步骤就行了,但企业是有成百上千台机器在运转,这就需要非常注意上下工序、物流运转的衔接,比如一个机器的零部件这个工序要求10分钟做出来,你做了11分钟,虽然做好了但是却影响了下一道工序,在这方面很多学生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就是因为学校的教师也不了解企业的情况。”

“我们期望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能定期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跟工艺人员沟通交流。”据贺鑫介绍,从2009年开始,三一集团尝试着让合作院校的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集团顶岗,同时也指派企业的生产骨干定期走出去跟他们沟通交流,目前收效还不错。

“还有就是职业院校本身了,我们企业非常期望学校能切实贴近企业的生产节拍,并成为企业改革与创新的试验场。”贺鑫说,由于学校在教学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总课时量是定好的,因此很容易导致某些企业需要的课程开不足,而企业不需要的课程又必须开的状况存在;同时,企业有生产节奏,学校又有教学节奏,很容易出现二者实习实训不协调的局面,“因此,我们期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能严格按照就业导向、企业满意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适当压缩一些课程。建议教育部门可以对学校课程列出一个清单,规定出必须开的课程和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好让学校能比较自主地选择企业所需的课程。同时,我们还期望职业学校能发挥其在科研方面的优势,多参与企业工艺方面的改革,比如流水线怎么布置更合理等,让企业少一点盲目性。”

贺鑫还说,站在企业的角度,他们还期望能跟职业院校的教研室合作,共享学校试验检测设备,比如帮助企业进行探伤检测、精相检测等,这样不但更有利于企业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也能让职业院校有课题去研究,从而增强他们的科研实力。

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缝隙”和集团对技术工人的极大需求,三一集团于2006年投资两亿元创办了三一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希望通过企业办学,改革与试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的新途径。

弥补合作“缝隙”

自主办学收获“人才生力军”

“我们开设这所学校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集团用人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比如焊接专业来培养人才。同时,也针对职业院校师资欠缺和暂时无法达到集团要求的专业开设课程,比如我们集团所需的桩机售后服务工程师,学校极少有这方面的师资,也不可能把专业细分到公司的一个产品这么细,所以我们就在职业院校普遍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根据集团工程现场情况和工艺流程、生产节拍再加入一些专业课程,来培养我们急需的人才。”贺鑫介绍说,该校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建设了一支由92人组成的企业化、高学历、高职称、高双师比例的“一企三高”教师队伍,并依靠集团优势建立了以各事业部为实习场地的实习基地17个,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提供了有力保障。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校同时还设立了“三一教育工程”科研项目,探索创建素质流程化与技能模块化合一的教育新模式。该工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基、三化、三结合”,即“基于战略设置育人标准、基于产业设置专业、基于岗位设置课程”;“技能教育模块化、素质培育流程化、就业毕业动态化”;“技能教育和素质培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相结合、能力训练与实时测评相结合”。三一技能模块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现代工业思想中的后道工序拉动和6S管理的清理原则为出发点:即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后道工序,对职业教育提出要求;清理原则要求工作场所不能留有任何无用物品,用干净的环境保证作业效率。与上述理论对应,企业岗位作为职业教育的终端、最后的工序,对教育机构提出要求:教育机构一般只提供岗位所需的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不传授超出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以此提升教育资源的效能,实现生产岗位与课程模块无缝对接,三师型教师主导,教、学、做一体化,校企融合、情境学习、零距离上岗。为了保证受教育者在模块完成时随时进入企业,学校还将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改革为认证与学分的及时检测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培养效果进行鉴定,拿到相应证书即可上岗,拿到相应学分则为将来继续学习和获取毕业证书奠定基础。为激发职业教育的活力,让学生随时可以作为企业需要的生力军,学校还大胆地将学制改革为一种灵活的、短期弹性学制。

“相比其他职校毕业生,三一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具有企业文化认同度、岗位技能适应力和现场管理纪律意识等方面的优势。”贺鑫介绍说,目前该校已培养3届毕业生共1452人,其中1449人通过考核被三一集团录用,这些学生上岗后积极进取、表现优秀,部分学生已被提拔为一线班组长。■本报记者李丹

 

                                        《中国教育报》2010433

 
COPYRIGHT (C) 2010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