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中医养生_健康知识_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教育网
健康知识  

【大寒节气】中医养生

       大寒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冬景象。

节气养生
饮食:固护脾肾 调肝养血
       大寒为阴邪最盛,天气干燥,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忌粘硬、生冷之物,宜热食,防止损伤脾胃阳气。大寒进补,应重点放在固护脾肾,调肝养血上。宜食羊肉、冬枣等。另外,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阳气开始萌生,可添加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葱白等,以发挥“阴中求阳”的作用。亚健康和体质虚弱者,可以吃点膏方,每天一小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养生功效。
起居:早睡晚起 防风御寒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注意保暖。
运动:适时而动 气神同调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锻炼要避免运动量大、呼吸心跳急促的耗阳运动,注意不要出大汗。室外活动时不可起太早,等日出后为好。中医运动讲究精气神同调,大寒节气养生功法简便易学,可以强身祛病,实现调精、调气、调神兼顾。4
情志:安心养性 怡神敛气
       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家,今年大寒前后适逢春节,儿孙满堂,此时精神调养还应注意避免过喜或伤心,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牢记:冬保三暖
1.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2.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3.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足为肾之根,泡脚可温肾阳。泡脚时水温宜控制在40℃左右。水温过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外,水温过高还容易破坏脚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皲裂。泡脚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当感到全身发热,额头微有汗出即可,额头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额头出汗说明热气已温暖到脏腑经络。泡脚时还可掺入生姜、花椒等中药。生姜性热,泡脚时撒一点生姜皮,有助干驱寒;花椒性温热,可温中止痛、祛湿散寒。取一块棉布包50g花椒,用绳扎紧,加水煮开后,放置稍凉时泡脚,可温经止痛,活血通络。

大寒节气膳食推荐
陈皮普洱姜母茶
       食材:普洱茶6克,陈皮2瓣,姜母1块。
       做法:把所有食材放到茶壶内,加温开水浸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
       点评:姜母中的姜是老生姜。属于是说姜越老越辣,老生姜温经驱寒之性比嫩生姜更好。姜母茶不仅能预防感冒、温经养血,还有美肤的作用。搭配陈皮,有助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非常适合口淡、流清涎、胃寒、手足不温、怕冷、易感冒的人士饮用。
小贴士:陈皮以产自新会为佳,陈久者良。没有姜母茶成品的,可用老生姜3-5片加适量红糖代替。此茶性偏温热,上火者不宜过量饮用。
健脾开胃汤
       食材:排骨350克,鲜淮山200克,鸡内金15克,陈皮1瓣,食盐适量。
       做法:鲜淮山去皮切块;排骨斩件洗净,焯水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